python中单例常用的几种实现方法总结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前言

最近这两天在看自己之前写的代码,所以正好把用过的东西整理一下,单例模式,在日常的代码工作中也是经常被用到,

所以这里把之前用过的不同方式实现的单例方式整理一下

什么是单例?

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称为单例类,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

那么单例模式有什么用途呢?举个常见的单例模式例子,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脑上都有一个回收站,在整个操作系统中,回收站只能有一个实例,整个系统都使用这个唯一的实例,而且回收站自行提供自己的实例,因此回收站是单例模式的应用。

装饰器的方式

这种方式也是工作中经常用的一种,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代码实现如下

def Singleton(cls):
 _instance = {}

 def _singleton(*args, **kwargs):
  if cls not in _instance:
   _instance[cls] = cls(*args, **kwargs)
  return _instance[cls]

 return _singleton

如果我们工作的一个类需要用单例就通过类似下面的方式实现即可:

@Singleton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x):
  self.x = x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种方式的

类的方式实现

这里其实有一些问题就需要注意了,先看一下可能出现的错误代码

class Member(object):

 @classmethod
 def instance(cls, *args, **kwargs):
  if not hasattr(Member, "_instance"):
   Member._instance = Member(*args, **kwargs)
  return Member._instance

乍一看这个类好像已经实现了单例,但是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如果是多线程的情况,这样写就会有问题了,尤其是在当前类的初始化对象里有一些耗时操作时候

例如下面代码:

#!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utf-8 .-*-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random


class Memb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ime.sleep(random.randint(1,3))

 @classmethod
 def instance(cls, *args, **kwargs):
  if not hasattr(Member, "_instance"):
   Member._instance = Member(*args, **kwargs)
  return Member._instance


def task(arg):
 obj = Member.instance()
 print(obj)

for i in range(5):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task, args=[i,])
 t.start()

这段代码的执行结果会出现实例化了多个对象,导致你写的单例就没起到作用

当然自然而然我们会想起加锁,通过锁来控制,所以我们将上面代码进行更改:

#!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utf-8 .-*-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random


class Member(object):
 _instance_lock = threading.Lock()

 def __init__(self):
  i = random.randint(1, 3)
  print(i)
  time.sleep(i)

 @classmethod
 def instance(cls, *args, **kwargs):
  with Member._instance_lock:
   if not hasattr(Member, "_instance"):
    Member._instance = Member(*args, **kwargs)
  return Member._instance


def task():
 obj = Member.instance()
 print(obj)

for i in range(5):
 threading.Thread(target=task,).start()

但是上面的代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已经实例化过之后每次调用instance都会去请求锁,所以这点并不好,所以我们将这部分代码再次更改:

@classmethod
 def instance(cls, *args, **kwargs):
  if not hasattr(Member, "_instance"):
   with Member._instance_lock:
    if not hasattr(Member, "_instance"):
     Member._instance = Member(*args, **kwargs)
  return Member._instance

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一个可以多线程使用的单例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的支持。

相关文章

python列表使用实现名字管理系统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列表使用实现名字管理系统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实现的功能代码如下: # 名字管理系统 列表的使用 print("="*50) prin...

对Python3 解析html的几种操作方式小结

解析html是爬虫后的重要的一个处理数据的环节。一下记录解析html的几种方式。 先介绍基础的辅助函数,主要用于获取html并输入解析后的结束 #把传递解析函数,便于下面的修改 de...

python编写微信公众号首图思路详解

python编写微信公众号首图思路详解

前言 之前一直在美图秀秀调整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首图,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老是调来调去,最后发出来的图片被裁剪了一大部分,丢失部分关键信息,十分恼火,于是想着用python写一个程序,把微信公...

在Python中如何传递任意数量的实参的示例代码

1 用法 在定义函数时,加上这样一个形参 "*形参名",就可以传递任意数量的实参啦: def make_tags(* tags): '''为书本打标签''' print('标...

仅用500行Python代码实现一个英文解析器的教程

仅用500行Python代码实现一个英文解析器的教程

语法分析器描述了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用来帮助其他的应用进行推理。自然语言引入了很多意外的歧义,以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以迅速地发现这些歧义。举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 正确的解析是连接“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