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整数的缓存机制讲解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在python中,如下代码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吃惊:

Python 3.3.2 (v3.3.2:d047928ae3f6, May 16 2013, 00:06:53) [MSC v.1600 64 bit (AMD64)] on win32
Type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a=345
>>> b=a
>>> a is b
True
>>>

没错,在python一切皆是对象,而对象是通过引用传递的。在赋值时,不管这个对象是新创建的,还是一个已经存在的,都是将该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变量。故这里a实际上和b是同一个对象,a is b为true!

当然稍为了解python的人我相信都会知道以上相关知识的。但是如下的代码结果,却让人不大好理解了:

>>> c=256
>>> d=256
>>> c is d
True
>>> e=257
>>> f=257
>>> e is f
False
>>>

我们将c赋值为了整型值256,d也为256,e为257,f为257。但是当把c与d,e与f进行is操作时,却发现两者的结果不同。

原因在哪?

——这个是由python中的整型对象的缓冲池机制,所决定的。

在python中几乎所有的内建对象,都会有自己所特有的对象池机制。

1.小整数对象——小整型对象池

在实际编程中,数值比较小的整数,比如1,2,29等,可能会非常频繁的出现。而在python中,所有的对象都存在与系统堆上。想想?如果某个小整数出现的次数非常多,那么python将会出现大量的malloc/free操作,这样大大降低了运行效率,而且会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严重影响Python的整体性能。

在python2.5乃至3.3中,将小整数位于[-5,257)之间的数,缓存在小整型对象池中。

这也就是为了c is d而e is not f的原因了。

2.大整数对象——通用整数对象池

由以上知,python把小整型数完全的缓存在了小对象缓存池中了。而那些大整数对象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python运行环境提供了一块内存空间供大整数轮流使用。通常称为通用整数对象池。这也就是说大整数其实也是有缓存的。该对象池使用链表组织,虽然e和f有着相同的值,但是在链表中确是不同的节点。也就是说e和f根本不是一个对象。至于既然有缓存,为什么e和f还要组织为两个节点,就不大明白了。

讲讲我的看法吧:我觉得从语义上来讲e=257和f=257本身就是应当为两个不同的对象(这点和对象赋值不同)。由于整数缓存池的存在,让大家觉得任何整数在缓冲池中都只能存在一个,不能重复。但将e和f在整数缓冲池中组织为一个节点或两个节点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吧(除了浪费了一点内存)。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python处理圆角图片、圆形图片的例子

python处理圆角图片、圆形图片的例子

效果图如下: 图1(头像图片剪成圆形的,其他为透明) 图2(给图片的4个角加椭圆) 以前没处理过,处理起来真是有点费力呀。 用到的模块: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import os, mat...

浅谈Pandas 排序之后索引的问题

如下所示: In [1]: import pandas as pd ...: df=pd.DataFrame({"a":[1,2,3,4,5],"b":[5,4,3,2,1]})...

Python编程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的方法

Python编程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编程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import string import math #判断是否素数的函数 def is...

Python中字符编码简介、方法及使用建议

1. 字符编码简介 1.1. ASCII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一种单字节的编码。计算机世...

使用Python从有道词典网页获取单词翻译

从有道词典网页获取某单词的中文解释。 import re import urllib word=raw_input('input a word\n') ur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