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栈的基本定义与使用方法示例【初始化、赋值、入栈、出栈等】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栈的基本定义与使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 -*- coding:utf-8 -*-
#! python3
#在桟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实例属性top。三个实例方法:获取栈顶元素peek();出桟pop();入栈push()
#栈的效果:先进后出
class Node(object):  ##节点,包括两个属性,一个是节点的值,一个是节点的下一个指向
 def __init__(self,value):
  self.value = value   #赋值给节点
  self.next = None   #节点的下一个指向
class stack(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top = None    #创建栈,赋予top栈顶属性,top初始为空
 def peek(self):     #获取栈顶的元素,返回对应的值
  if self.top!= None:   #如果栈顶不为空,也就是说栈里有数据
   return self.top.value #那就直接返回栈顶的值
  else:
   return None    #如果栈里无数据,则返回None
 def push(self,node):    #添加元素到栈(参数包括self和节点的value,node)
  if node != None:    #如果加入的节点,不为空
   packNode = Node(node)  #实例化Node类
   packNode.next = self.top #将新增的节点的指向赋值为栈顶的指向
   self.top = packNode   #将栈顶的节点,赋值为新增节点
   return packNode.value  #返回节点的值
  else:
   return None    #返回None
 def pop(self):     #出栈
  if self.top == None:  #如果栈是空的
   return None    #返回None
  else:
   tmp = self.top.value  #将栈顶的值传给tmp
   self.top = self.top.next #将栈顶指向变为目前栈顶的下一个节点
   return tmp     #返回出栈的节点的值
s = stack()
a = Node(1)
print(s.push(a).value)
print(s.push(2))
print(s.push(3))
print(s.peek())
print(s.push(4))
print(s.pop())
print(s.pop())
print(s.pop())
print(s.pop().value)

运行结果:

1
2
3
3
4
4
3
2
1

更多关于Python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本站专题:《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Python加密解密算法与技巧总结》、《Python编码操作技巧总结》、《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及《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python 实现方阵的对角线遍历示例

任务描述 对一个方阵矩阵,实现平行于主对角线方向的对角线元素遍历。 从矩阵索引入手: [[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Python中列表元素转为数字的方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列表元素转为数字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有一个数字字符的列表: numbers = ['1', '5', '10', '8'] 想...

python中函数默认值使用注意点详解

当在函数中定义默认值时,值初始化只会进行一次,就是执行到def methodname时执行。看下面代码: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te...

Python 可爱的大小写

函数较简单,看下面的例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s = 'hEllo pYthon' print s.upper() print s.lower() print s.capitalize...

详解Python中is和==的区别

在Python中一切都是对象。 Python中对象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 id(身份标识) type(数据类型) value(值) 对象之间比较是否相等可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