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图片裁剪的两种方式(Pillow和OpenCV)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聊一下Python实现图片裁剪的两种方式,一种利用了Pillow,还有一种利用了OpenCV。两种方式都需要简单的几行代码,这可能也就是现在Python那么流行的原因吧。

首先,我们有一张原始图片,如下图所示:

原始图片

然后,我们利用OpenCV对其进行裁剪,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 cv2
 
img = cv2.imread("./data/cut/thor.jpg")
print(img.shape)
cropped = img[0:128, 0:512] # 裁剪坐标为[y0:y1, x0:x1]
cv2.imwrite("./data/cut/cv_cut_thor.jpg", cropped)

这里,我们先用imread方法读取待裁剪的图片,然后查看它的shape,shape的输出是(1080, 1920, 3),输出的顺序的是高度、宽度、通道数。之后我们利用数组切片的方式获取需要裁剪的图片范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切片给出的坐标为需要裁剪的图片在原图片上的坐标,顺序为[y0:y1, x0:x1],其中原图的左上角是坐标原点。最后我们用cv2.imwrite()方法将裁剪得到的图片保存到本地(第一个参数为图片名,第二参数为需要保存的图片),如图所示:

OpenCV裁剪所得图片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使用Pillow如何对图片进行裁剪,代码如下所示: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g = Image.open("./data/cut/thor.jpg")
print(img.size)
cropped = img.crop((0, 0, 512, 128)) # (left, upper, right, lower)
cropped.save("./data/cut/pil_cut_thor.jpg")

首先我们使用open方法读取图片,然后查看它的size(这里的size和OpenCV中的shape是类似的),size的输出是(1920, 1080),也就是图片的宽度和高度。之后我们调用crop方法来对图片进行裁剪,crop需要给定一个box参数,box是一个四元组,元组中元素的顺序是需要裁剪得到的图片在原图中的左、上、右、下坐标,即(left, upper, right, lower)。然后,我们使用save方法保存裁剪得到的图片。如下图所示,Pillow可以同样完成OpenCV裁剪图片的工作。

Pillow裁剪所得图片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Django框架组成结构、基本概念与文件功能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Django框架组成结构、基本概念与文件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django遵循MVC架构: 管理工具(management):一套内置的创建站点、迁移数据...

Python函数式编程指南:对生成器全面讲解

生成器是迭代器,同时也并不仅仅是迭代器,不过迭代器之外的用途实在是不多,所以我们可以大声地说:生成器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自定义迭代器的途径。 这是函数式编程指南的最后一篇,似乎拖了一个星期才...

Python可变参数会自动填充前面的默认同名参数实例

最近在学习Python的时候遇到一个知识点,在此记录下来 可变参数会自动填充前面的同名默认参数 比如下面这个函数 def add_student(name="Bob", **info...

python开发中module模块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开发中module模块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把一些功能模块化,就有一点类似于java中,把一些功能相关或者相同的代码...

django批量导入xml数据

django后台批量导入数据 在生产环境中,往往数据不是几条或者几百条,那么举个例子,将公司所有员工员工号或者帐号密码导入进后台,那就不建议你去后台一条条记录去添加了 如何从xml中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