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实现类似触发器的功能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这篇博客给大家讲解在django中类似触发器的效果

这篇教程分别会讲解

插入记录后,删除记录前,删除记录后这三个部分

相关环境 python 3.6 django2.0

我们一起来看看需求

有一个博客模型 ,有一个 博客计数模型

现在的需求是每要创建一个博客,就把博客计数模型中的计数字段初始化为0,我们不禁想到了触发器

在创建完blog记录后,我们就对应着在博客计数表上进行相关操作。

一起来看看博客计数模型

再来看看博客模型

可以看到,在产生模型实例(即数据库表产生新纪录)的时候,重写父类模型中的save方法,在save方法中建议先调用一次save方法,将记录写在数据表中,再去自定义实现自己拓展的功能

好了 插入记录的触发器效果我们完成了,再来看看删除记录的触发器效果该如何实现

我们现在仍然有一个需求,为了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我们希望在删除博客之前,先将该博客下的评论都删除,再将该博客删除

看看我们的评论模型

这个时候就不能像save()方法那样,解决方案是在models.py中进行相关操作,在删除之前发送一个信号,将该博客记录传给该方法

这里的形参instance即为接受的博客模型实例

from django.db.models.signals import post_save, post_delete,pre_delete
from django.dispatch import receiver
 
@receiver(pre_delete, sender=Blog)
def before_delete_blog(sender, instance, **kwargs):
 print( instance.title + " has been deleted ")#测试代码
 
class ReadNum(models.Model):
 count = models.IntegerField(default = 0)
 blog = models.OneToOneField(Blog,on_delete = models.CASCAD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blog.title
 class Meta:
  #ordering = ['-created_time']
  verbose_name = '博客计数'
  verbose_name_plural = '博客计数'

我们对应着进行一下测试:

可见我们已经达成了目的,当然,这里的仅仅是一个测试的代码,大家可以根据业务需且能自定义相关操作。

总结:

好,到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了django下,实现类似触发器的效果,触发insert操作,重写模型下的save方法

触发delete方法 用到django信号机制 django删除该记录前后会发送信号,捕捉这一信号,可以定制自己的操作,实现类似触发器的效果,感谢大家

以上这篇django实现类似触发器的功能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解决Python二维数组赋值问题

解决Python二维数组赋值问题

当我们采用s=[[0]*3]*2初始化一个数组,然后对s[0][0]进行赋值,改变的是第一列所有的值。因为用s = [[0]*3]*2 初始化数组,他表示的是指向这个列表的引用,所以当你...

python实现维吉尼亚算法

python实现维吉尼亚算法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实现维吉尼亚算法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Virginia加密算法、解密算法 Vigenenre密码是最著名的多表代换密码,是法国著名密码...

pandas DataFrame创建方法的方式

pandas DataFrame创建方法的方式

在pandas里,DataFrame是最经常用的数据结构,这里总结生成和添加数据的方法: ①、把其他格式的数据整理到DataFrame中; ②在已有的DataFrame中插入N列或者N...

Python内置模块turtle绘图详解

Python内置模块turtle绘图详解

urtle库是Python语言中一个很流行的绘制图像的函数库,想象一个小乌龟,在一个横轴为x、纵轴为y的坐标系原点,(0,0)位置开始,它根据一组函数指令的控制,在这个平面坐标系中移动,...

python使用PIL和matplotlib获取图片像素点并合并解析

python使用PIL和matplotlib获取图片像素点并合并解析

python 版本 3.x 首先安装 PIL 由于PIL仅支持到Python 2.7,加上年久失修,于是一群志愿者在PIL的基础上创建了兼容的版本,名字叫Pillow,支持最新Py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