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flask截获所有访问及before/after_request修饰器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flask如何截获所有访问,以及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修饰器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在学习着用flask开发安卓后天接口时,遇到一个需求,就是想截获所有请求,即在所有请求进入app.route装饰的函数前先被处理一次。

经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后,知道了@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这两个方法,示例: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ip = request.remote_addr 
  url = request.url 
  print ip, 
  print url 

before_request()函数被app.before_request修饰以后,每一次请求到来后,都会先进入函数before_request()中,如上代码,获取请求的ip以及url,并打印出来,执行完毕后请求才会正常进入到app.route修饰的函数中响应,如果有多个函数被app.before_request修饰了,那么这些函数会被依次执行。

app.before_request修饰器在开发中用处非常大,比如判断某个ip是否有恶意访问行为,从而进行拦截等操作。

此外同理,app.after_request修饰器是在用户请求得到函数响应后被执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执行是在函数返回数据前被调用,即请求已经被app.route修饰的函数响应过了,已经形成了response,但还未返回给用户的时候,调用的。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浅谈flask截获所有访问及before/after_request修饰器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阅本站其他相关专题,如有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出。感谢朋友们对本站的支持!

相关文章

python 实现保存最新的三份文件,其余的都删掉

我就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代码吧! """ 对于每天存储文件,文件数量过多,占用空间 采用保存最新的三个文件 """ from airflow import DAG from airf...

分析Python中解析构建数据知识

Python 可以通过各种库去解析我们常见的数据。其中 csv 文件以纯文本形式存储表格数据,以某字符作为分隔值,通常为逗号;xml 可拓展标记语言,很像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但主...

深入浅析Python 中 is 语法带来的误解

起步 Python 的成功一个原因是它的可读性,代码清晰易懂,更容易被人类所理解,但有时可读性会产生误解。 假如要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 17,那可以: if x is 17: x 是 17...

Python3基础之基本运算符概述

Python3基础之基本运算符概述

本文所述为Python3的基本运算符,是学习Python必须掌握的,共享给大家参考一下。具体如下: 首先Python中的运算符大部分与C语言的类似,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里就大概地罗列...

用Python实现读写锁的示例代码

起步 Python 提供的多线程模型中并没有提供读写锁,读写锁相对于单纯的互斥锁,适用性更高,可以多个线程同时占用读模式的读写锁,但是只能一个线程占用写模式的读写锁。 通俗点说就是当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