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自定义装饰器实例详解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 自定义装饰器。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先看一个例子

def deco(func):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after myfunc() called.")
  return func
@deco
def myfunc():
  print("myfunc() called.")
# myfunc = deco(myfunc) # 与上面的@deco等价
myfunc()
print("***********")
myfunc()

会发现,输出为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
myfunc() called.

这就是说,装饰器里面的东西只调用了一次,为什么呢?

是因为,在myfunc()函数的定义前面加一句@deco,本质上完全等价于在出现def myfunc()后,先将下面所有内容的首地址传递给func,然后紧接着加上一句 myfunc = deco(myfunc)。执行这句话,表示func代表了本来定义的myfunc()的函数体,同时函数myfunc()的地址传递给deco()函数,即 myfunc -> func,这里就相当于myfunc的值与func的值完全相同了。然后执行装饰器里面的内容,最后返回给func,传递给myfunc。接下来在调用myfunc()的时候,打印输出“myfunc() called”。第二次调用myfunc()函数的时候,依然只打印输出“myfunc() called”。为什么第二次没有执行装饰器里面的内容呢?是因为,myfunc = deco(myfunc)这句话只执行了一次,而这句话,才是真正执行装饰器里面的内容的话。

上面的代码表示,装饰器相当于只对第一次调用他的函数进行了装饰,那么,怎么对每次调用的函数都装饰呢?接着看

def deco(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 *args, **kwargs用于接收func的参数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args, **kwargs)
    print("after myfunc() called.")
  return wrapper
@deco
def myfunc(a, b):
  print(a+b)
# myfunc = deco(myfunc) # 与上面的@deco等价
myfunc(1, 2)
print("***********")
myfunc(3, 4)

该代码输出结果为

before myfunc() called.
3
after myfunc() called.
***********
before myfunc() called.
7
after myfunc() called.

我们说了,在myfunc()函数的定义前面加一句@deco,本质上完全等价于在出现def?myfunc()后,先将下面所有内容的首地址传递给func,然后紧接着加上一句 myfunc = deco(myfunc)。执行myfunc(1, 2)命令的时候,myfunc函数体的地址早已经传递给了deco()函数,返回的是wrapper。这是myfunc所代表的地址不再是原来的myfunc的地址,而是wrapper函数的地址。所以,以后凡是出现myfunc()的地方,都是在调用wrapper()函数。即myfunc(1, 2)就是wrapper(1, 2),所以每次调用myfunc()时候,装饰器里面的内容都会被执行了。而wrapper()函数体里面的func,就代表了原来myfunc()的函数体。

怎么进一步理解“在出现def?myfunc()后,先将下面所有内容的首地址传递给func”这句话呢?看:

def deco(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 *args, **kwargs用于接收func的参数
    print("wrapper的地址:", wrapper)
    func(*args, **kwargs)
    print("func的地址:", func)
  return wrapper
@deco
def myfunc(a, b):
  print("myfunc的地址:",myfunc)
  print(a+b)
# myfunc = deco(myfunc) # 与上面的@deco等价
myfunc(1, 2)
print("***********")
print("修改后myfunc的地址:",myfunc)

运行结果:

wrapper的地址: <function deco.<locals>.wrapper at 0x0000023AA9FF58C8>
myfunc的地址: <function deco.<locals>.wrapper at 0x0000023AA9FF58C8>
3
func的地址: <function myfunc at 0x0000023AA9FF5840>
***********
修改后myfunc的地址: <function deco.<locals>.wrapper at 0x0000023AA9FF58C8>

程序执行到myfunc(1,2)的时候,本质上是在执行wrapper(1, 2),于是先输出wrapper的地址,再执行func()函数。执行func()函数的时候,输出myfunc()的地址,(可见,此时myfunc的值与wrapper的是相等),再打印3。当输出func()函数的地址,可见func()函数的地址与myfunc()函数的地址不一样了!!!!这就是说,原来定义的myfunc()函数的函数体,已经属于func了,而不属于myfunc了!!

进一步见证奇迹!!

def deco(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 *args, **kwargs用于接收func的参数
    pass
  return wrapper
@deco
def myfunc(a, b):
  print(a+b)
myfunc(1, 2)

该代码没有任何输出。那是因为,执行myfunc(1, 2)的时候,本质上是执行wrapper(1, 2)。而wrapper(1, 2)又不干任何事情,所以没有输出。至于print(a+b)这句话,他的地址已经属于func了。

带参数的装饰器,可以参见其他文章

更多关于Python相关内容可查看本站专题:《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Python Socket编程技巧总结》、《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及《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Python实现判断一行代码是否为注释的方法

目前的编辑器大都可以自动检测某一行代码是否为代码行或注释行,但并不太提供代码行/注释行行数的统计,对于大量代码文件的代码行/注释行统计,就更少见一些。本篇文章试用一段Python脚本来实...

python中几种自动微分库解析

前言 简单介绍下python的几个自动求导工具,tangent、autograd、sympy; 在各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中都包含了自动微分,微分主要有这么四种:手动微分法、数值微分...

利用python对Excel中的特定数据提取并写入新表的方法

最近刚开始学python,正好实习工作中遇到对excel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的问题,就想到利用python来解决,也恰好练手。 实际的问题是要从excel表中提取日期、邮件地址和时间,然后统...

详细介绍Ruby中的正则表达式

详细介绍Ruby中的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特殊序列的字符,它通过使用有专门语法的模式来匹配或查找其他字符串或字符串集合。 语法 正则表达式从字面上看是一种介于斜杠之间或介于跟在 %r 后的任意分隔符之间的模式,如...

Python实现按中文排序的方法示例

Python实现按中文排序的方法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按中文排序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安装中文库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