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2.x和3.x下maketrans与translate函数使用上的不同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是进行字符串字符编码的常用方法。本文着重点在于演示其基本用法和在不同版本下操作的差异。本文提到的2.X版本指2.6以上的版本,3.X版本指3.1以上的版本。
    2.X版本把字符串基本分为两种:unicode字符串和8位字符串str,后者包含字节数据和我们常见的ASCII码数据;而3.X版本则重新对字符串进行了划分,分为了字节字符串bytes和文本字符串str,两者都是不可变的,所以添加了一个可变的字节字符串类型bytearray。
     2.X版本中string类型和str、unicode类型大量方法是重复的,所以3.X版本不提倡使用string模块中与str重复的方法。string模块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常量和方法,比如string.digits,可以在字符串编码中方便地使用。

     2.X中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的签名:

  string.maketrans(from, to)

  string.translate(s, table[, deletechars])
  str.translate(table[, deletechars])
  unicode.translate(table)

    3.X中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的签名:

  static str.maketrans(x[, y[, z]])
  static bytes.maketrans(from, to)
  static bytearray.maketrans(from, to)

  str.translate(map)
  bytes.translate(table[, delete])
  bytearray.translate(table[, delete])

    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2.X的string模块的maketrans方法,3.X中分别提供了三个静态方法用于创建映射表。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字符串转换的过程:
    2.X下的演示过程:

  >>> import string                     #导入string模块
  >>> map = string.maketrans('123', 'abc') #建立映射表,将字符串中含有的'1','2','3'替换为'a','b','c'
  >>> s = '54321123789'                #转换前的字符串
  >>> s.translate(map)                  #用创建的映射表map转换字符串
  '54cbaabc789'                        #转换后的字符串

    3.X下的演示过程:

  >>> map = str.maketrans('123','abc')
  >>> s = '54321123789'
  >>> s.translate(map)
  '54cbaabc789'

    2.X使用了string的maketrans函数,而3.X使用了str的maketrans函数,除了这一点,使用方法是基本相同的。若指定字符串中要删除的字符时,使用就会略有不同,如下:
    2.X下的演示过程:

  >>> import string
  >>> map = string.maketrans('123', 'abc')
  >>> s = '54321123789'
  >>> s.translate(map, '78')        #除了转换,还要删除字符串中的字符'7','8'
  '54cbaabc9'               #转换后的字符串没有字符'7','8'

    3.X下的演示过程:

  >>> map = str.maketrans('123','abc', '78')#要删除的字符需要在这指定
  >>> s = '54321123789'
  >>> s.translate(map)
  '54cbaabc9'

    我在读《Python Cookbook》遇到了一个基于2.X版本的例子,如下

  import string
  def translator(frm='', to='', delete='', keep=None):
    if len(to) == 1:
      to = to * len(frm)
    trans = string.maketrans(frm, to)
    if keep is not None:
      allchars = string.maketrans('', '')
      delete = allchars.translate(allchars, keep.translate(allchars,delete))
    def translate(s):
      return s.translate(trans, delete)
    return translate

    allchars应该是一个返回的映射表,为什么还可以调用translate方法,所以它应该是一个str类型,测试如下:

  >>> import string
  >>> map = string.maketrans('123', 'abc')
  >>> type(map)
  <type 'str'>

    在3.X版本中这个方法不能正常通过运行,那么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看看映射表是什么类型:

  >>> map = str.maketrans('123','abc')
  >>> type(map)
  <class 'dict'>

    知道了映射表的类型了,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后期加工”,像上面《Python Cookbook》中的例子一样,来满足我们的编码要求。

   上面讨论的例子用的字符串是ASCII字符组成的,如果是字节类型,2.X版本中操作是一样的,3.X中调用bytes或bytearray的函数;若是unicode类型的,2.X需要用unicode的translate方法,注意下面的代码

 

  >>> print u"hallo".translate({97:u'e'})
  hello
  >>> print u"hallo".translate({'a':u'e'})
  hallo
  >>> print u"hallo".translate({u'a':u'e'})
  hallo

    结果之所以不一样,查阅手册可知unicode的translate方法的映射表也就是字典的键必须是unicode的位序数,值可以是unicode的位序数、unicode字符串或这None。

相关文章

Python删除n行后的其他行方法

如下所示: #!/usr/bin/python #-*- coding: utf-8 -*- fin=open('add_1.txt') a=fin.readlines() #...

使用PIL(Python-Imaging)反转图像的颜色方法

利用PIL将图片转换为黑色与白色反转的图片,下面笔者小白介绍如何实现。 解决方案一: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PIL.ImageOps #读入图...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之k均值聚类(k-means)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之k均值聚类(k-means)

一开始的目的是学习十大挖掘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并用编码实现一遍,但越往后学习,越往后实现编码,越发现自己的编码水平低下,学习能力低。这一个k-means算法用Python实现竟用了三天...

对python的文件内注释 help注释方法

目的: 在help(模块名)时,能够看见文件里面的注释。 首先,在文件的最开头,如果有个多行注释(三引号),就会将注释写入__DOC__变量,在help查看时,可以看见这个变量。 如果还...

利用matplotlib+numpy绘制多种绘图的方法实例

利用matplotlib+numpy绘制多种绘图的方法实例

前言 matplotlib 是Python最著名的绘图库,它提供了一整套和matlab相似的命令API,十分适合交互式地进行制图。本文将以例子的形式分析matplot中支持的,分析中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