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MongoDB自增键值的简单实现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背景

最近在写一个测试工具箱,里面有一个bug记录系统,因为后台我是用Django和MongoDB来实现的,就遇到了一个问题,要如何实现一个自增的字段。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要实现起来是非常容易,只要直接设置一个自增字段就行了,插入数据时不用管这个键值,只管自己处理的数据就行了,会自动实现自增的功能,但是非关系型数据库好像没有这个功能(或者我不知道)。百度之后发现都是MongoDB的设置方法,并不是我想要的。

解决思路

百度没有找到好的思路,那就只能自己解决了,我的想法很简单,字段不会自增,那么就自己造一个自增的方案。

我发现在MongoDB修改的方法有一个$inc的方法.可以实现int类型的自增。那么就非常简单了,自己建一个collection,然后这个collection中只有一个int的字段,每次插入数据时来这个collection取ID就行了,然后再调用一下$inc方法,那么就实现了自动自增的方案。

代码展示

Python实现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Python和Django非常契合。代码如下:

 

def bugPlus(self):
  """
  bugID自增
  :return:True
  """
  db = self.__chooseCollection(config.COLLECTION['bugID'])
  db.update_one({"bugID": self.getBugID()}, {"$inc": {"bugID": 1}})
  return True

 每次插入成功后,调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实现ID的自增。

def getBugID(self):
  """
  获取当前bug的最新编号
  :return:None
  """
  db = self.__chooseCollection(config.COLLECTION['bugID'])
  rst = db.find_one()
  return rst['bugID']

在插入之前,调用这个方法,这样每次插入数据时插入的ID就是实现自增的ID。

缺点

当然,这种方式还是有缺点的,调用的时候多使用了方法,因此需要确认方法是否执行成功,否则会导致下次插入的ID不是自增后的数据。每次多调了一次方法,会导致性能下降。

其他

如果有更好的实现方式,请告诉我!

以上这篇Python+MongoDB自增键值的简单实现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使用tqdm显示Python代码执行进度功能

使用tqdm显示Python代码执行进度功能

在使用Python执行一些比较耗时的操作时,为了方便观察进度,通常使用进度条的方式来可视化呈现。Python中的tqdm就是用来实现此功能的。 先来看看tqdm的进度条效果:  ...

Python自定义函数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第几天的方法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自定义函数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第几天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写一个函数,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满足闰年的条件: 闰年是公历中的名...

python与C互相调用的方法详解

前言 最近因为工作的需要,在考虑基于udp做一个用于网游战斗中的数据同步协议,为了前期测试数据,决定先做一个外部的代理tunnel,原理是在server端和client端分别建立网络转发...

老生常谈python的私有公有属性(必看篇)

python中,类内方法外的变量叫属性,类内方法内的变量叫字段。他们的私有公有访问方法类似。 class C: __name="私有属性" def func(self):...

python 自定义装饰器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 自定义装饰器。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先看一个例子 def deco(func):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