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ic框架异常处理与中间件操作实例分析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本文实例讲述了Sanic框架异常处理与中间件操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简介

Sanic是一个类似Flask的Python 3.5+ Web服务器,它的写入速度非常快。除了Flask之外,Sanic还支持异步请求处理程序。这意味着你可以使用Python 3.5中新的闪亮的异步/等待语法,使你的代码非阻塞和快速。

前言Sanic最低支持Python 3.5,如果需要学习Sanic,请先下载版本不低于3.5的Python包

异常

异常可以从请求处理程序中抛出,并由Sanic自动处理。异常将消息作为第一个参数,并且还可以将状态码传回HTTP响应中。

抛出异常:手动产生异常的方式,有过Python基础的都知道,可以使用raise来产生一个异常:

from sanic.exceptions import ServerError
from sanic.response import text
@app.route("/get_exception")
async def get_exception(request):
  raise ServerError("it is error",status_code=500)

你也可以使用abort:

from sanic.exceptions import abort
from sanic.response import text
@app.route("/get_exception")
async def get_exception(request):
  abort(402)
  text("ok")

处理异常:有时我们需要对一些特殊异常做特殊处理,此时我们可以用到@app.exception装饰器,然后在定义一个异常函数来进行处理。异常装饰器处理函数必须以一个RequestException对象作为参数:

from sanic.response import text
from sanic.exceptions import NotFound
@app.exception(NotFound)
async def not_found_exception(request,exception):
  return text("not found=>{}".format(request.url))

中间件

中间件是服务器在请求之前或之后执行的功能,他们可以用来修改修改用户定义处理函数的请求或相应。Sanic提供两种类型的中间件:请求和响应。两者都是使用@app.middleware装饰器声明,两个装饰器分别需要传入一个代表其类型的参数:requestresponse,下面举一个简单的栗子:

from sanic.response import text
@app.route("/get_info")
async def get_info(request):
  print(request.url)
  return text("it is ok!")
@app.middleware("request")
async def get_request_middleware(request):
  print("请求中间件")
@app.middleware("response")
async def get_response_middleware(request,response):
  print("响应中间件")

当我们访问/get_info请求时,打印结果将会是这样的:

请求中间件

http://localhost:5000/get_info

响应中间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响应中间的处理函数,除了需要传递一个request对象参数,还需要传递一个response对象参数。从结果可以看出,request中间件是在接收到请求时立马触发的,而response中间件是在接收到响应时立马触发的。针对这两者的特性,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操作,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app.middleware("request")
async def get_request_middleware(request):
  request.args.update({"name":"laozhang"})
@app.middleware("response")
async def get_response_middleware(request,response):
  response.headers["name"] = "laozhang"

将所有的请求的args添加一条name=laozhang,并且在响应头中添加name=laozhang

监听器

如果需要在服务器启动/关闭的时候,执行一些特殊的代码,则可以使用以下监听器:

  • before_server_start:在服务器启动之前执行
  • after_server_start:在服务器启动之后执行
  • before_server_stop:在服务器关闭之前执行
  • after_server_stop:在服务器关闭之后执行

举个栗子:

@app.listener("before_server_start")
async def before_server_start(request,loop):
  print("before_server_start")
@app.listener("after_server_start")
async def after_server_start(request,loop):
  print("after_server_start")
@app.listener("before_server_stop")
async def before_server_stop(request,loop):
  print("before_server_stop")
@app.listener("after_server_stop")
async def after_server_stop(request,loop):
  print("after_server_stop")

现在先启动服务,而后关闭,发现执行的顺序将会是这样:

before_server_start
after_server_start
before_server_stop
after_server_stop

更多关于Python相关内容可查看本站专题:《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及《Python文件与目录操作技巧汇总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Django实现支付宝付款和微信支付的示例代码

Django实现支付宝付款和微信支付的示例代码

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是当今互联网产品常用的功能,我使用Django Rest Framework实现了网页上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的一个通用服务,提供rpc接口给其他服务,包括获取支付宝支...

举例讲解如何在Python编程中进行迭代和遍历

迭代 首先理解下什么是迭代,python中所有从左往右扫面对象的方式都是可迭代的 有哪些方式是可迭代的: 1.文件操作    我们读取文件的时候,会用到一个readl...

用python实现英文字母和相应序数转换的方法

第一步:字母转数字 英文字母转对应数字相对简单,可以在命令行输入一行需要转换的英文字母,然后对每一个字母在整个字母表中匹配,并返回相应的位数,然后累加这些位数即可。过程中,为了使结果更...

从numpy数组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元素示例

例如问题:从 arr 数组中提取所有奇数元素。 input:arr = np.array([0, 1, 2, 3, 4, 5, 6, 7, 8, 9]) output: #>...

利用python实现短信和电话提醒功能的例子

有时候,我们需要程序帮我们自动检测某些事件的发生 这个需求是广泛存在的 因此,这里整理了利用python实现短信和电话提醒功能的方法 主要需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 - 安装核心库:t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