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多个装饰器的执行顺序详解

yipeiwu_com5年前Python基础

装饰器是程序开发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功能,也是python语言开发的基础知识,如果能够在程序中合理的使用装饰器,不仅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而且可以让写的代码看上去显的高大上^_^

使用场景

可以用到装饰器的地方有很多,简单的举例如以下场景

  • 引入日志
  • 函数执行时间统计
  • 执行函数前预备处理
  • 执行函数后清理功能
  • 权限校验等场景
  • 缓存

今天讲一下python中装饰器的执行顺序,以两个装饰器为例。

装饰器代码如下:

def wrapper_out1(func):
 print('--out11--')

 def inner1(*args, **kwargs):
  print("--in11--")
  ret = func(*args, **kwargs)
  print("--in12--")
  return ret
 print("--out12--")
 return inner1


def wrapper_out2(func):
 print('--out21--')

 def inner2(*args, **kwargs):
  print("--in21--")
  ret = func(*args, **kwargs)
  print("--in22--")
  return ret
 print("--out22")
 return inner2


@wrapper_out2
@wrapper_out1
def test():
 print("--test--")
 return 1 * 2


if __name__ == '__main__':
 test()

执行结果如下:

"""
--out11--
--out12--
--out21--
--out22--
--in21--
--in11--
--test--
--in12--
--in22--
"""

执行顺序以图片形式展示如下:

先进入离test函数最近的装饰器,由于装饰器中返回的是函数的函数名引用,并非真正调用函数,所以先打印:

--out11--
--out12--
--out21--
--out22--

到inner2后,func会真正执行函数,会调用inner1(),所以再打印:

--in21--
--in11--

到inner1中,func会调用test函数,所以会打印:

--test--

再从各个函数出来后,会依次打印:

--in12--
--in22--

合起来就是上面的执行结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selenium+python自动化测试之页面元素定位

selenium+python自动化测试之页面元素定位

上一篇博客selenium+python自动化测试(二)–使用webdriver操作浏览器讲解了使用webdriver操作浏览器的各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浏览器进行操作了,接下来就是对浏览器...

PyQt5每天必学之带有标签的复选框

PyQt5每天必学之带有标签的复选框

QCheckBox 是具有两种状态的控件:开和关。它是一个带有标签的复选框。复选框通常用于表示应用程序可以启用或禁用的功能。 #!/usr/bin/python3 # -*- cod...

举例讲解Linux系统下Python调用系统Shell的方法

时候难免需要直接调用Shell命令来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比如mount一个文件系统之类的。那么我们使用Python如何调用Linux的Shell命令?下面来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python提取包含关键字的整行数据方法

python提取包含关键字的整行数据方法

问题描述: 如下图所示,有一个近2000行的数据表,需要把其中含有关键字‘颈廓清术,中央组(VI组)'的数据所在行都都给抽取出来,且提取后的表格不能改变原先的顺序。 问题分析: 一开始...

Python lambda和Python def区别分析

Python支持一种有趣的语法,它允许你快速定义单行的最小函数。这些叫做lambda的函数,是从Lisp借用来的,可以用在任何需要函数的地方。 lambda的语法时常会使人感到困惑,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