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python 命令的-u参数详解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缘起:

今天在看arcface的训练代码,在shell脚本中运行python 命令时后面加了-u 参数(python -u xx.py),于是对这个参数进行了下小研究。

准备知识

用网上的一个程序示例来说明,python中标准错误(std.err)和标准输出(std.out)的输出规则(标准输出默认需要缓存后再输出到屏幕,而标准错误则直接打印到屏幕):

import sys
 
sys.stdout.write("stdout1")
sys.stderr.write("stderr1")
sys.stdout.write("stdout2")
sys.stderr.write("stderr2")

其中sys.stdout.write()和sys.stderr.write()均是向屏幕打印的语句。其实python中的print语句就是调用了sys.stdout.write(),例如在打印对象调用print obj 时,事实上是调用了 sys.stdout.write(obj+'\n')。

预想的结果是

stdout1stderr1stdout2stderr2

实际的结果为

stderr1stderr2stdout1stdout2

原因是python缓存机制,虽然stderr和stdout默认都是指向屏幕的,但是stderr是无缓存的,程序往stderr输出一个字符,就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而stdout是有缓存的,只有遇到换行或者积累到一定的大小,才会显示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上面的会最先显示两个stderr的原因。

-u参数的使用

有了上面的铺垫,就可以引出python 的-u参数了。python命令加上-u(unbuffered)参数后会强制其标准输出也同标准错误一样不通过缓存直接打印到屏幕。

运行结果

stdout1stderr1stdout2stderr2

这样变成了预期的输出了。

注意:以上结果是在python2下执行实现的,本人也在python3下进行了测试,python3下即便加上-u或者加上环境变量UNBUFFERED=1 运行起来stdout依旧写缓存(执行结果stderr1stderr2stdout1stdout2),具体原因没搞清,后续搞清后再来更新。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尤其是在将python执行脚本输出到屏幕结果直接重定向到日志文件的情况下,使用-u参数,这样将标准输出的结果不经缓存直接输出到日志文件。

以上这篇对python 命令的-u参数详解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利用python在大量数据文件下删除某一行的例子

python修改大数据文件时,如果全加载到内存中,可能会导致内存溢出。因此可借用如下方法,将分件分段读取修改。 with open('file.txt', 'r') as old_f...

python创建列表并给列表赋初始值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创建列表并给列表赋初始值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aList = [123, 'abc', 4.56, ['inner', 'list'],...

Python 使用 attrs 和 cattrs 实现面向对象编程的实践

Python 是支持面向对象的,很多情况下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会使得代码更加容易扩展,并且可维护性更高,但是如果你写的多了或者某一对象非常复杂了,其中的一些写法会相当相当繁琐,而且我们会经常...

跟老齐学Python之Import 模块

跟老齐学Python之Import 模块

认识模块 对于模块,在前面的一些举例中,已经涉及到了,比如曾经有过:import random (获取随机数模块)。为了能够对模块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首先要看看什么模块,这里选取官方文档中...

实例讲解Python中global语句下全局变量的值的修改

Python的全局变量:int string, list, dic(map) 如果存在global就能够修改它的值。而不管这个global是否是存在于if中,也不管这个if是否能够执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