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Python用户登录接口的方法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Readme:

blog address:

摘要:编写登录接口

输入用户名、密码

认证成功后显示欢迎信息

输错3次后锁定

关键词:循环;判断;外部数据读写;列表;字典;

展望:可以结合数据库读写。

codes:

# Author: Steven Zeng
'''
作业2:编写登录接口
输入用户名密码
认证成功后显示欢迎信息
输错3次后锁定
'''
print("welcome to here")
f1=open('username.txt')
f2=open('password.txt')
f3=open('error.txt')#建立一个Demo记录输错3次密码的用户,并对其锁定
username_true=f1.readlines()#readlines读取方式返回的是逐行一个元素的列表
password_true=f2.readlines()
un_error=f3.readlines()
f1.close()
f2.close()
f3.close()
UK={}
#建立一个字典形式为用户名对密码
for i in range(len(username_true)):
 UK[str(username_true[i])]=str(password_true[i])#注:字典的键必须是不可变更型数据(常用整数和字符串)
# 而键值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符串
#print(un_error)
#print(un_error.count(777+'\n')
#print(UK)
count=0
while count<3:
 username = input("Please, input your username:")
 password = input("Please, input your keywords")
 if un_error.count(str(username+'\n'))>=3:
  print("Out of trying, You are Locking!")
  break
 elif str(username+'\n') in UK and str(password+'\n')==UK.get(str(username+'\n')):
  print("welcome to you, honorable customer!")
  break
 else:
  print('''Invalid customer, please try again!
  And you have {count_left1} times left!'''.format(count_left1=2-count))
  f3=open('error.txt','a')#建立一个Demo记录输错3次密码的用户,并对其锁定
  f3.write(username+'\n')
  f3.close()
 count += 1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Python用户登录接口的方法详解整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网站的支持!

相关文章

Python脚本文件打包成可执行文件的方法

Python脚本文件打包成可执行文件的方法

将Python脚本文件包装成可执行文件,其目的有二: 一则: 不需要依赖Python编译器就可以运行软件 二则: 不想让自己的源码公布出去 常用的工具有: py2exe、cx_freez...

Python实现利用163邮箱远程关电脑脚本

学了一个礼拜Python之后写的,代码很粗糙,只是为了完成利用163邮箱远程关电脑功能。直接把代码发上来吧。要执行的话得先安装一些模块,看import语句。 十月初写的,写完这个之后就没...

Django 路由系统URLconf的使用

Django 路由系统URLconf的使用

URLconf是什么?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与要为该URL调用的view函数之间的映射表;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

django 信号调度机制详解

django 信号调度机制详解

前言 Django中提供了“信号调度”,用于在框架执行操作时解耦。通俗来讲,就是一些动作发生的时候,信号允许特定的发送者去提醒一些接受者。 1、Django内置信号 Model si...

python中正则的使用指南

python中正则的使用指南

上一次很多朋友写文字屏蔽说到要用正则表达,其实不是我不想用(我正则用得不是很多,看过我之前爬虫的都知道,我直接用BeautifulSoup的网页标签去找内容,因为容易理解也方便,),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