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变量的创建过程详解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一、变量创建过程

首先,当我们定义了一个变量name = 'Kwan'的时候,在内存中其实是做了这样一件事:

程序开辟了一块内存空间,将'Kwan'存储进去,再让变量名name指向'Kwan'所在的内存地址。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id()方法查看这个变量在内存中的地址。

name = 'Kwan'
print(id(name))

二、变量的修改

一般我们认为修改一个变量就是用新值把就旧值覆盖掉,可Python真是这么实现的么?

name = 'Kwan'
print(id(name))
name = 'Kobe'
print(id(name))

实际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呢?程序先申请了一块内存空间来存储'Kwan',让name变量名指向这块内存空间,往下执行name = 'Kobe'之后,又申请了另一块内存空间来存储'Kobe',并让原本指向'Kwan'内存的链接断开,让name再指向'Kobe'。

三、变量的指向关系

问:下面这段代码为何出现这样的现象?

name1 = 'Kwan'
name2 = name1
print(name1, name2)
name1 = 'Kobe'
print(name1, name2)

要想知道上面问题的结果是为什么,首先要了解再内存中两个变量的存储情况。

从上面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执行name2 = name1时,事实上时让name2指向了'Kwan'所在的内存地址。

修改name1的值,相当于断开了name1到'Kwan'的链接,重新建立name1和'Kobe'之间的链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影响到name2和'Kwan'之间的关系,因此name2还是'Kwan',而name1变成了'Kobe'。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

相关文章

Python设计模式之解释器模式原理与用法实例分析

Python设计模式之解释器模式原理与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设计模式之解释器模式原理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

python中设置超时跳过,超时退出的方式

在工作中遇到过 个问题 执行一条代码时间过长 而且还不报错,卡死在那。还要继续执行下面代码,如何操作。 下面是个简单的实例 pip安装 第三方eventlet这个包 – pip inst...

你还在@微信官方?聊聊Python生成你想要的微信头像

你还在@微信官方?聊聊Python生成你想要的微信头像

今天早上@微信官方突然火了, 一句“请给我一面国旗@微信官方” 刷遍朋友圈。 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朋友圈 当然,这只是零零散散的部分截图, 看到这些,一股热血洒了出来, 我兴...

初步讲解Python中的元组概念

初步讲解Python中的元组概念

 元组是不可变的Python对象序列。元组的序列就像列表。唯一的区别是,元组不能被改变,即元组是不可被修改。元组使用小括号,而列表使用方括号。 创建一个元组很简单,只要把不同的...

Python中os和shutil模块实用方法集锦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os 模块os.sep 可以取代操作系统特定的路径分隔符。windows下为 '\\'os.name 字符串指示你正在使用的平台。比如对于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