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实例代码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一个经典的排序算法,因在算法运行中,极值会像水底的气泡一样逐渐冒出来,因此而得名。

冒泡排序的过程是比较两个相邻元素的大小,然后根据大小交换位置,这样从列表左端开始冒泡,最后最大值会依次从右端冒出。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

def bubble_sort(nums):

 for i in range(len(nums) - 1):

  for j in range(len(nums) - i - 1):

   if nums[j] > nums[j + 1]:

    nums[j], nums[j + 1] = nums[j + 1], nums[j]

 return nums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从列表一端迭代循环元素,再通过一个循环让这个元素之后的元素相邻两个比较,从而依次将最大值移动到最末端,如下图示意。

本想放gif图的,放不上有点问题。

关于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上面python实现的代码中时间复杂度是n的平方,当然可以再考虑一下极端的情况:当队列已经从小到大排好序或者从大到小排好序,从小到大排好顺序时可以只扫描一遍就结束排序,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如果是从大到小,那么就需要扫描n-1次,同时需要比较交换n-1次,时间复杂度为n的平方 。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的支持。

相关文章

python socket 聊天室实例代码详解

python socket 聊天室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绑定端口...

使用python绘制二维图形示例

我就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代码吧!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也可以使用 import pylab as pl import matplotli...

Python使用回溯法子集树模板获取最长公共子序列(LCS)的方法

Python使用回溯法子集树模板获取最长公共子序列(LCS)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使用回溯法子集树模板获取最长公共子序列(LCS)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问题 输入 第1行:字符串A 第2行:字符串B (A,B的长度 <...

python实现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python中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下面列举了三种方法 # Assign values...

浅谈python类属性的访问、设置和删除方法

类属性和对象属性 我们把定义在类中的属性称为类属性,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类属性,类属性具有继承性,可以为类动态地添加类属性。 对象在创建完成后还可以为它添加额外的属性,我们把这部分属性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