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实例代码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一个经典的排序算法,因在算法运行中,极值会像水底的气泡一样逐渐冒出来,因此而得名。

冒泡排序的过程是比较两个相邻元素的大小,然后根据大小交换位置,这样从列表左端开始冒泡,最后最大值会依次从右端冒出。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

def bubble_sort(nums):

 for i in range(len(nums) - 1):

  for j in range(len(nums) - i - 1):

   if nums[j] > nums[j + 1]:

    nums[j], nums[j + 1] = nums[j + 1], nums[j]

 return nums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从列表一端迭代循环元素,再通过一个循环让这个元素之后的元素相邻两个比较,从而依次将最大值移动到最末端,如下图示意。

本想放gif图的,放不上有点问题。

关于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上面python实现的代码中时间复杂度是n的平方,当然可以再考虑一下极端的情况:当队列已经从小到大排好序或者从大到小排好序,从小到大排好顺序时可以只扫描一遍就结束排序,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如果是从大到小,那么就需要扫描n-1次,同时需要比较交换n-1次,时间复杂度为n的平方 。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听图阁-专注于Python设计】的支持。

相关文章

python 调用pyautogui 实时获取鼠标的位置、移动鼠标的方法

python 调用pyautogui 实时获取鼠标的位置、移动鼠标的方法

PyAutoGUI是一个纯Python的GUI自动化工具,其目的是可以用程序自动控制鼠标和键盘操作,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化任务 本章介绍了许多不同函数,下面是快速的汇总参考: moveTo...

学习和使用python的13个理由

学习和使用python的13个理由

如果您希望转向网站开发或软件开发,成为程序员中的一员,那么学习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础三重奏就不会出错。但要真正在拥挤的应用领域中脱颖而出,您还是需要学习其他编程语言...

python同步windows和linux文件

python同步windows和linux文件

写python脚本的初衷,每次在windows编辑完文件后,想同步到linux上去,只能够登录服务器,然后再利用网络copy,重复性很大,就想着能不能写一个小脚本帮我同步。 逻辑:比对本...

python中subprocess批量执行linux命令

可以执行shell命令的相关模块和函数有: os.system os.spawn os.popen --废弃 popen --废弃 commands --废弃,3....

详解Python计算机视觉 图像扭曲(仿射扭曲)

详解Python计算机视觉 图像扭曲(仿射扭曲)

对图像块应用仿射变换,我们将其称为图像扭曲(或者仿射扭曲)。该操作不仅经常应用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而且经常出现在计算机视觉算法中。 一、仿射变换原理 仿射变换能够保持图像的“平直性”,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