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装饰器原理与基本用法分析

yipeiwu_com6年前Python基础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装饰器原理与基本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装饰器:

意义:在不能改变原函数的源代码,和在不改变整个项目中原函数的调用方式的情况下,给函数添加新的功能

由于不允许改变函数的源代码,在忽略调用方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结果:

def decorator(func):
  func()
  print("logging")
def test1():
  print("test1")
def test2():
  print("Test2")
decorator(test1)
decorator(test2)

但这改变了原本的调用方式,原本是test1(),现在是decorator(test1)

那么如果我们为了使调用方式不变,是否可以使装饰好的函数decorator的返回值是一个我们需要的函数,再赋值给原来的函数名呢?

于是:

def timmer1(func):
  def warpper():
    start_time = time.time()
    func()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arpper
test3=timmer1(test3)

好像上面这段代码并没有改变原来的调用方式,调用原来的test3,相当于运行timmer1中的warpper

如果对于无参数的函数来说,上面的代码已经实现了我们的目的,但对于带参数的函数,上面的代码没有传入参数,所以仍然需要修改

于是:

def timmer2(func):
  def warpper(*args,**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func(*args,**kwargs)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arpper

在上上面的代码中,由于实质上,test3已经等于wrapper,所以可以直接使用,test3(参数)来传入参数,为了处理参数不确定数量问题,可以使用可变长度参数

上面代码还存在一个问题,无法获取原本函数中的返回值,那么我们还需要加上一些东西:

import time
def timmer2(func):
  def warpper(*args,**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res=func(*args,**kwargs)
    return res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arpper

使用一个变量记录下原函数的返回值。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装饰器的基本功能。

补充:

python提供了一个功能:

@装饰器名
def 目标装饰函数名():
  pass
#上面的效果是 目标装饰函数名=装饰器(目标装饰函数名)

所以在需要替换原函数的时候,可以在目标装饰函数定义的上一行加上@装饰器名

所以上面的代码会变成:

def timmer2(func):
  def warpper(*args,**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func(*args,**kwargs)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arpper
@timmer2
def test7():
  print("test7")
@timmer2
def test6(x):
  print(x)
test7()
test6(2)

import time
def timmer2(func):
  def warpper(*args,**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res=func(*args,**kwargs)
    return res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arpper
@timmer2
def test4():
  print("test4 run")
  return "test4 done"
test4()
print("--------")
print(test4())

第二个补充:

可以一个函数,可以使用多个装饰器

比如:

@装饰器1

@装饰器2

更多关于Python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本站专题:《Python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入门与进阶教程》、《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Python编码操作技巧总结》及《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pycharm重置设置,恢复默认设置的方法

pycharm重置设置,恢复默认设置的方法

window 系统 找到下方目录-->删除. 再重新打开pycharm # Windows Vista, 7, 8, 10: <SYSTEM DRIVE>\User...

Python函数的默认参数设计示例详解

在Python教程里,针对默认参数,给了一个“重要警告”的例子: def f(a, L=[]): L.append(a) return L print(f(1)) prin...

python3+requests接口自动化session操作方法

在进行接口自动化测试时,有好多接口都基于登陆接口的响应值来关联进行操作的,在次之前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其实很简单用session来做。 1、在登陆接口创建一个全局session...

Python实现二叉树的常见遍历操作总结【7种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二叉树的常见遍历操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二叉树的定义: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x):...

python利用正则表达式排除集合中字符的功能示例

前言 我们在之前学习过通过集合枚举的功能,把所有需要出现的字符列出来,保存在集合里面,这样正则表达式就可以根据集合里的字符是否存在来判断是否匹配成功,如果在集合里,就匹配成功,否则不成功...